重拾笔墨写家书
   发布时间: 2021-12-19    访问次数: 372

九月初送女儿去寄宿学校读书,在学校门口,即将走进校园的女儿却停下脚步,转身回头郑重地向我提出:“老爸,咱们之间能不能也每周写一封信?可以邮寄,也可以回家时相互交换。”我欣然应允。

  回来的路上,爱人不解地问我:“现在什么年代了,有事打个电话就行了,你们父女为啥还要用这种原始的方式沟通?况且孩子每周还回家一趟。”我笑着回答她:“越是原始的现在就越时尚,写信有现代交流方式无法代替的作用,能迫使大家更深层次地思考,在深思熟虑后进行心灵上的沟通。”

  萌发写信念头的起因源于一次走亲戚。今年暑假里,我们全家到爱人姐姐家做客,在和姐夫聊天时,说起他和儿子之间已经坚守6年的约定: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,父子俩每月要各自给对方写封家信,用这种方式汇报自己的近况和所思所想,现在已经坚持6年多了,即使天天见面也不停止。通过写信,他们不仅进行了心灵深层次的沟通交流,加深了父子情谊,而且还提高了孩子的汉语写作水平。他们表示将继续坚持下去,直到写不动为止。

  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也许从那时起,在旁边静静听我们闲聊的女儿,一定从心底里产生一种羡慕和敬佩之情。而最终触发她情愫产生自己也试着写信想法的,还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。

  “十一”小长假期间,我们回到德州老家看望老父亲时,已经86岁高龄的老父亲说要给我看看他的“宝贝”。他用颤巍巍的手打开 一个木匣,里面没有值钱的物件,而是一扎扎按年份分类扎起来的信件。我一看,是我1992年入伍后写给父母的所有家信,有很多是当新兵时写的信,纸张已经发黄。再仔细一看发现了一个显著特点——年份离现在越近信件越少,呈逐年递减的趋势,近几年更是为零。摸着这些被老父亲视如珍宝的旧书信,我的脸有些发烫。父亲说他现在有时还会拿出来读一读,信中记载的有关我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仍会让他激动不已,可惜现在好久接不到来信了。

  父亲的话让我汗颜,也让我深刻反思。旁边的女儿默默翻看着那些书信,时而为我年少时的字迹和稚嫩语句而笑出声来,时而为里面的叙述而神情凝重双眉紧锁略有所思,应该是信的内容和情感深深地触动了她。

  遥想在过去,人们产生出的那种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的感慨。在交通不便利、通讯不发达的时代,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、寄托思念的主要方式。刚入伍到部队新兵连那会儿,新兵信多是部队的一个独特的现象,写信读信是当时我们官兵业余时间里最大的乐趣和期盼。

  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,写信被不少人认为已经过时,是将要被时代舍弃淘汰的一种沟通方式。有事打个电话、发个电子邮件或者发个微信,甚至进行视频聊天是最佳选择,何必费时费力去写信、寄信呢?不过细细地想想,家信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浓重亲情岂是手机短信、电子邮件、视频聊天所能表达和承载的?

  近日翻阅报刊看到梁启超教育子女的故事,发现他一生给子女写了400多封家书,堪与《曾国藩家书》《傅雷家书》并称三大家教典范。这些家书有的只寥寥十几字,报平安或叙家事,有的则长达几千字,论时事或谈心得。正是在他的家书教育下,9个子女个个成才,其中3人当选院士。

  通过两个多月的“每周一信”,我渐渐成为女儿资深“闺蜜”,有什么心里话都写进信里,彼此的见闻、读书心得,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喜事、愁事、烦恼事,相互鼓励、相互劝解、相互启迪,共同商讨解决建议和方案。虽然占用了彼此的宝贵时间,但既交流了思想,沟通了情感,还充分体现出家信启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。我们对此乐此不疲,除了给女儿写信外,我还恢复了与老父亲之间的鸿书往来,让他惊喜不已,连连称赞。

  笔墨生香凝情义,字里行间显赤诚。真心建议大家都能从刷视频、看微信、逛朋友圈、忙网购中挤出一点时间,重新拿起笔来,用心写好一封家信,给亲人寄去一份惊喜,让他们感受真诚的亲情,享受无法比拟的感动。


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21号     常州大学文正楼503室     邮编:213164
电话:+86-0519-88519516     邮箱:jw@cczu.edu.cn
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    〖管理后台